小汽油機企業1~7月累計銷量635.67萬臺,同比下降1.99%。前五名企業為華盛、隆鑫、潤通、中堅科技、林海。隆鑫、林海、中堅、泰格、力帆內燃機累計銷量同比呈增長態勢,且好于行業平均水平。牧田(昆山)在中國市場表現越來越好,銷量較去年大幅提升;富世華7月表現突出,環比同比均大幅提升。
多缸汽油機企業累計銷量1036.75萬臺,同比增長10.15%。多缸汽油機主要配套在乘用車領域,受汽車銷量拉動比較大,增幅遠超于行業平均水平。一汽-大眾、上汽通用五菱、上海大眾動力總成、上海通用東岳動力總成、重慶長安汽車、北京現代、東風日產、神龍汽車、航天三菱、柳州五菱柳機銷量排在前列,其總體銷量占行業銷量比例為57.08%。多缸汽油機93.58%配套在乘用車領域,集中度較高。
新能源內燃機總體呈現平穩趨勢,隨著政策引導、基礎設施建設、民眾接受程度加深,新能源內燃機會越來越好。其中,東風南充內燃機在市場上有較大份額。
內燃機產品涵蓋范圍較廣,配套道路機械和非道路機械,既有消費性產品也有投資性產品,不同行業的上揚態勢和下滑態勢抵消后,2014年1~7月內燃機行業總體表現平穩,相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輕型柴油機形勢嚴峻
雖然內燃機市場總體平穩,但若細分到子行業,不難發現,輕型柴油機面臨巨大困難。
與汽油機被合資品牌牢牢占據的局面相反,柴油發動機市場則以自主品牌為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柴油機多為卡車、貨車等商用車大型柴油機,國外及合資品牌滲入較少;另一方面則是國內對柴油車限行及政策的管控,使大型柴油機多集中在國產企業當中。
二季度以來,輕型柴油發動機企業銷量連月下滑。如一家企業6月完成1.3775萬臺,比5月下滑40.29%,同期下滑54.47%,同期累計下滑14.33%。另一家企業7月完成2866臺,與6月相比下滑64.22%,同期下滑70%,同期累積下滑24.59%。行業內大部分企業的銷量下降70%~80%,并非個別現象。隨之而來的是企業資金鏈出現缺口,缺乏足夠流動資金維持正常生產銷售。
這與國四標準的實施不無關系。由于國四標準強制實施,國四輕型機價格過高,消費者一時無法接受,目前整車廠與消費者都在觀望,企業訂單全面下滑。下半年銷量最好的情況也只有往年銷量的五分之一或六分之一。很多企業都已經布局了優化人力資源隊伍的計劃,大刀闊斧的實施裁員行動,國四排放升級必將影響輕型發動機行業發展,一些技術能力較差的小型發動機企業將面臨重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