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江淮汽車、北京汽車等汽車廠商都在密集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上市,地方推廣門檻如果能夠打破,無疑會鼓勵汽車企業加大研發和市場投入,有助于性能、價格更具優勢的產品加速推廣。
配套設施或“翻天覆地”
充電網絡不足是困擾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重要因素。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了解到,目前充電設備建設滯后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一是市區建設用地緊張,郊區充電網絡利用率又偏低;二是充電樁和充電站的利益分配不統一,建設方投資回報難以保障;三是充電設施雖然接口實現了統一,但是技術標準和建設標準尚待完善。
此次《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充電設施建設,制定充電設施發展規劃和技術標準,完善充電設施用地政策和用電價格政策,并完善城市規劃和相應標準,推進充電設施關鍵技術攻關。
可以預見的是,今年下半年之后,我國的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數量將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未來,充電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建設與改造將納入城市規劃,完善相關工程建設標準,明確建筑物配建停車場、城市公共停車場預留充電設施建設條件的要求和比例。
目前,北京、合肥等城市出臺了新建小區按比例配建充電樁的地方政策。隨著政策相繼落實,我國將有望加快形成以使用者居住地、駐地停車位(基本車位)配建充電設施為主體,以城市公共停車位、路內臨時停車位配建充電設施為輔助,以城市充電站、換電站為補充的,數量適度超前、布局合理的充電設施服務體系。
新能源客車突出受益
新能源客車的地位提升是此次《指導意見》的一大亮點。《指導意見》提出,將逐步減少對城市公交車燃油補貼和增加對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貼,將補貼額度與新能源公交車推廣目標完成情況相掛鉤,鼓勵新能源公交車應用。市場人士指出,這一指向性特別強的政策能夠直接改善新能源客車相關公司上半年銷售欠佳的局面,打開下半年銷售量增長的新局面。
今年上半年屬于政策和規劃出臺期,新能源汽車銷售情況一般。其中,因長途客車需求受高鐵分流而低迷,新能源客車的銷售業績表現并不突出。隨著指導意見對城市公交行業用車政策的細化,對大中型新能源汽車來說是一個大利好。市場人士認為,新能源公交車下半年采購量的大幅增長是可以預見的,新能源客車將迎來大量的訂單交付。
在新能源客車領域,券商研究報告指出,宇通客車占50%左右的市場份額,以全國全年兩萬輛的總銷售量來推算,下半年宇通客車的新能源客車銷量將會超過7000輛,同比環比均會大幅增長。客車行業的另一家龍頭企業——金龍汽車的市場份額也超過30%,也將大大受益新能源汽車政策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