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統計局7月17日發布最新統計數據,上半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08.1億元,同比增長13.1%,高于全國1個百分點,由一季度位列全國第二升至第一,連續10個季度居中部首位。
城鄉消費品市場發展趨于協調,為消費增長提供了持續的動力。上半年,全省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863.4億元,同比增長13.1%;鄉村零售額644.7億元,增長13.2%。
大型商場超市和批發市場以及較大規模的住宿餐飲企業,仍然是居民消費購買力相對集中釋放的場所,對消費拉動作用明顯。到今年6月末,全省限額以上商貿企業達8698家,比2010年增長1.5倍,零售額1850.9億元,增長12.7%,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52.8%,同比提高2.9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在經歷過相對低谷時期的調整后,住宿餐飲行業運營態勢趨于好轉。上半年,全省住宿餐飲業營業額627.4億元,同比增長17.2%。其中,餐飲業實現收入374.9億元,增長13.3%,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
專家解讀
正視消費市場驅動力不足隱憂
“受益于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城鄉居民收入提高及城鎮化建設加快,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持穩增長勢頭。 ”省商務廳流通業發展處處長楊從軍表示,新興消費業態和消費熱點不斷升溫,是一個突出亮點。比如,電子出版物、音像制品、通訊器材等信息消費產品銷售增幅遠高于去年同期,網上零售增長迅猛。上半年,全省納入統計的63家開展網絡零售業務的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37.2億元,同比增長90.9%。
“但也要看到,消費市場存在驅動力不足的隱憂。 ”楊從軍告訴記者,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居民存款絕對額不斷增加,反映出老百姓在收入預期不明朗的情況下,即期消費欲望減弱。同時,由于居民收入增幅在回落,對消費市場平穩運行也會產生不利影響,促消費穩增長的任務仍然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