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家營鐵礦選礦工藝的優化改造
河北鋼鐵集團礦業公司司家營鐵礦位于河北省灤縣境內,礦石TFe品位29. 38%。司家營鐵礦北區早在1958年就開始籌備,至今歷時半個世紀,其間進行了地質資源勘探、水源勘探、工程地質勘探、地形測量、選礦試驗研究、尾礦高濃度輸送試驗、污水處理試驗、環境評價、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等大量工作。但紅礦選別、礦區水大、剝采比大、尾礦及廢石堆放等技術經濟難題一直困擾著司家營鐵礦的開發。經過國內有關科研院所多年不懈的努力,河南振動篩已經成功解決了影響礦山開發的各項難題,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鞍山地區紅礦選礦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動了司家營鐵礦的開發和建設。
在此基礎上,2003年5月開始籌建司家營一期工程,其中氧化礦規模為600萬t/a,原生礦規模為100萬t/a,2007年9月建成投產,設計年產鐵精礦254萬t,鐵精礦品位66%。司家營鐵礦一期采用階段磨礦、粗細分級、重選-高梯度強磁選-陰離子反浮選的選礦工藝流程,盡管諸多研究表明這一流程基本上能很好地適應司家營礦石的選別,但自投產以來,實際生產與設計有較大差距,精礦品位始終在63%左右,回收率也僅能達到45%,碎石機廠家同時一些設計上存在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嚴重制約了礦山的生產及經濟效益。為此,礦業公司組織了相關人員針對選礦生產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了攻關,提出了選礦適合的合理工藝參數及藥劑制度,使鐵精礦品位和回收率分別提高到了65.50%和70.00%,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